每到感觉工作劳累的时候,就想给自己放个小长假,一起开车兜兜风,领略一下祖国大好河山~
没想到还没走到目的地,就开始头晕目眩,胃中也颇有翻江倒海的阵势,半路上来了个紧急刹车。 早晨、中午所食的饭菜,如尼亚加拉大瀑布一般喷薄欲出……



很多人对晕车已经见惯不怪了,但很少人会了解到,这其实是一种疾病,即:晕动病。
一些宝宝认为晕动病只在少数人身上发生,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那么晕动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晕动病就是人们常说的晕车、晕船。不过,晕动病实际上可以发生在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时,包括乘坐汽车、轮船、飞机、火车,甚至乘坐火箭时。
即使你没有乘坐交通工具,也可能在看立体电影或玩VR游戏时发生类似的体验。
你可能已经经历过晕动病,它的表现包括:不安、冷汗、恶心、呕吐等。

目前已知唯一不会患晕动病的人,是大脑前庭区域发生病变的人。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晕动病,只是触发的“阈值”有很大差异。 阈值较低的人,在乘坐小汽车等日常交通工具的时候就感到了不适;阈值高的人,则可能需要更大的刺激才会感到不适,例如在乘坐剧烈颠簸的飞机时。
有时候,你可能发生了晕车或者晕船,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晕动病”。 比如,当你在车上、船上昏昏欲睡时,你可能会以为是因为旅途太无聊而导致的。但实际上,旅行时的嗜睡和疲劳也是晕动症的表现。
一项双胞胎研究调查了英国TwinsUK数据库中的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在晕车、晕船中的反应模式后发现,遗传因素对于晕车晕船影响程度较大,达到了57%左右。 儿童是否发生晕车、晕船,遗传因素的影响高于成年人。童年时期的晕动病遗传度约为70%,到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开始,生活经历的影响比重逐渐增加。
晕车、晕船的本质是来自眼睛、耳朵和身体的信号并不匹配。乘坐汽车时,汽车在前进,但你的身体静止不动,所以眼睛和四肢向大脑发送的信号并不一致。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晕车、晕船。她们因此恶心、呕吐的风险是男性的1.7倍。特别是,处于经期、孕期的女性,发生晕车、晕船的概率比平时更高。
0~2岁:2岁以下的幼儿很少晕车、晕船。这可能与他们感知能力较弱,受到视觉前庭失配的影响较小有关。
2~12岁:2~12岁是晕车、晕船的高发年龄段。大约40%的儿童在这一时期晕车。儿童的感觉运动器官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容易发生视觉前庭失配现象,因此更容易晕车、晕船。
12+: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开始逐渐习惯乘坐车、船。这一时期,他们的耳石受到反复刺激,开始适应,发生晕车、晕船的比例也相应减小。
有氧运动会增强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应能力,因此会增加他们乘车时对环境的敏感性,从而增加了晕车的易感性。
如果你坐在汽车后座,并且你的视野受阻,无法看到车外的景色,那么此时你的耳内平衡器官正在适应向前移动的速度,眼睛却无法判定自己是在运动还是静止的状态。 如果此时盯住车辆内部的物体,眼睛像大脑发出的信号是“没有移动”。这时大脑收到信号不平衡,就导致了晕车。
如果能够把视线投向车窗外,那么你的眼睛会告诉大脑“我在移动”。 这和耳内平衡器传给大脑的信号更为一致,这时你比较不容易晕车。所以,容易晕车的人,可以尽量看向窗外,不要在车里读书、玩手机。
关于这一点,可能的解释有几种,包括增加了汽油味、加重了缺氧或者减少了皮肤对环境变化的感知等。
玩游戏也会“晕车”?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不过这是真的。如果你曾经玩过VR游戏,那么你或许已经体验过这种“玩游戏玩到吐”的感觉了。
VR游戏之所以会导致晕动病,其原理和乘车时的晕动病是一样的——都是大脑收到了相互矛盾的信号。 在玩游戏时,头盔内的屏幕告诉眼睛:你正在一个虚拟现实环境中移动。不过,你的身体则告诉大脑:你正坐在椅子上或者站着一动不动。
这种矛盾的信号使大脑意识到自己处于非正常的状态中,因此发生了恶心、头晕、头痛、冷汗涔涔等症状。
更糟糕的是,即使你已经摘下游戏头盔,这些VR引起的症状也不会立刻好转——它们可能持续好几个小时。 茶苯海明等用于晕车的药物也能够预防VR导致的晕动症,不过最好的方法就是干脆避免VR游戏。
细思恐极,如果有一天,VR变得和手机一样普及,那时候,“晕VR”的人该要怎么办呢?
我们已经在基因宝App-精准健康板块上新了相关的晕动病表型,想了解更多的小伙伴赶紧解锁吧~
图片来自基因宝App
我们的积分功能已经正式升级为基因币啦
邀请好友关注公众号
就可以获500基因币
100基因币=1元
可以用于解锁检测内容
还能购买膳食补充剂
真的能当钱花哦!
大家可以开始踊跃薅基因币啦~
戳图片立即行动▼

想要购买Genebox基因宝产品?
戳图片立即购买?

关于我们
Genebox基因宝
是中国领先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品牌,
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准确、有用、便捷的
个人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
让基因融入美好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DOT日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lingling.cn/news/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