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GRT 研究员罗浩贤。
在一个温度超过 30 度的下午,我被各色DNA 西欧(CEO)郭婷婷拉着一起去到北大哲学楼的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拜访了研究正念十余年的国内学者——刘兴华老师。
刘老师是最早把正念研究引入中国心理学界的研究者,目前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正念组组长。
作为正念课程主创,这次来我是带有私心的:想要请教刘老师几个被用户经常向我们提的问题,获得更专业的回答(也想知道怎么继续优化课程)。
下面是我和刘老师的对话记录。我选择了几个各色DNA 用户中常问到的关于正念的概念、练习和课程的相关问题,下面是刘兴华老师的回答,如果你也刚好有这些疑问,希望这些回答能够给你解答:
Q1
罗:正念和冥想的区别是什么呢?
刘:冥想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正念只是它其中的一小部分。
学术上,冥想既有我们平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静坐」外,还包括瑜伽、太极、禅修等等。
Q2
罗:参与正念内测的用户反映,在完成 21 天的课程后,还想要继续深度的练习。有没有什么「进阶」的练习建议呢?
刘:观察呼吸、身体扫描都是正念练习的基础,也是它的核心。21 天的练习,可以让没接触过正念的人,比较熟练的进行练习。
常见的正念练习里,没有什么「进阶」的技巧。它们最核心的,最能起干预效果的,依旧是正念的观察呼吸练习。不过更深入的练习可能会分成不同的主题,例如「焦虑」主题。
随着练习的积累,我们对于自己身心会有更多了解和发现,面对压力也会更加理性平和。
正念练习对我们的帮助,主要通过对「情绪」的影响,例如改善压力、焦虑等消极情绪。正念练习,核心技巧就是观察身心。21 天课程差不多就能掌握基本技巧了,其实难点在于后续继续坚持。
Q3
罗:正念练习的时候,用香薰有帮助吗?
刘: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目前不了解有没有研究去探讨香薰是否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练习。研究人员更感兴趣到底是正念练习里的什么元素起作用,它们又是如何改变情绪状态。
香薰的味道很可能能够让我们「被动的」回到当下,感受此刻的气味。不过正念练习希望我们是「主动的」调控自己的注意力,去关注自己此刻的呼吸或者感受。所以说,可能会有帮助,不过不借助外物就能练习正念,会更好。
Q4
罗:线上练习课程和线下课程有效果的区别吗?
刘:只要坚持练习,线上和线下课程在效果上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线下的优势在于,学员和老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比较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获得帮助。同伴也可以相互支持和督促。
不过现在线上通过微信群,以及打卡程序,也是可以达到答疑、互助和支持的目的。
Q5
罗: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通过正念受益?
刘: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可能压力比较大的人,他们会有比较强烈的自我调整的诉求。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他们会比较认真的练习,坚持的情况也比较好。
另外,正念觉知能力比较强的人,也更容易通过正念练习受益。
正念对不同特质的人,效果可能会不一样。目前研究者对这个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多,也许以后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和各色合作研究,看看不同人格或者基因类型的人,会不会练习正念的效果不一样。
Q6
罗:如何评价各色的正念 21 天课程?
刘:录音挑选的是有正念冥想经验的人,他们会受到练习的熏陶,在指导其他人的时候,更清楚的知道怎么才能让对方更好练习。
课程里加入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知识教育和想法感受日志记录也很好,这是通常是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时才会涉及。
这个课程结果看起来很不错,有量表数据支持。
距离本期正念减压营开课只有 1 天了(6 月 1 日明天正式开营),今天报名用户已经陆续在我和小助手的提醒下完成了前测。
如果你还想报名得抓紧喽,开营后不再接受报名哦。
之前错过了正念课程的具体信息?可以看这里?
新产品 | 它和基因检测一样小众,但坚持下来的人都能受益
新产品 | 主创自述:从怀疑、好奇、惊讶到被说服,历时一年半
开营时间:6 月 1 日,限时报名
扫码直接购买课程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加入第一期【各色DNA正念减压营】。
原创文章,作者:DOT日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lingling.cn/news/2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