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皇室,有基因强大到不行不行的
(迪拜王储哈穆丹)
(迪拜六公主、七公主)
(迪拜公主maryam)
也有遗传基因调皮成这样的
(英国皇室脱发之源:菲利普亲王)
(遥遥无期的等待和脱发一样顽固:查尔斯王储)
(威廉王子:往事不要再提~ )
(让人忧心忡忡的乔治小王子)
还有一类堪称辨识度太高的岛国基因
(明仁天皇(左)、德仁皇太子(中)、爱子公主(右))
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高贵冷艳的皇室,
同样受到遗传基因的迷之困扰呢?
一键回到中国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唐朝?
no,正解是北宋。
不服往下看。
论经济表现,
gdp占世界比重22.7%,人均gdp远超西欧。
顺带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论文化,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了六大家。
宋词、理学的成就达到历史巅峰。
那个群星闪耀、牛人大号生猛刷屏的年代,
如果有朋友圈,大概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
如此强大的王朝,为何逐步走向赢弱,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积贫积弱的朝代?
根据大量考证,除了军事经济方面的原因,
北宋王室,其实是被遗传基因拖垮的家族。
病根,得从太祖说起。
太祖一生有两场大戏,都是著名的宫斗大戏。
一场是陈桥兵变,太祖黄袍加身。
另一场流传甚广的宫廷悬疑恐怖剧:
“烛影斧声”,传太祖被弟弟太宗弑杀篡权。
但史学界对此一向多有质疑。
近年来,学界更倾向认为宋太祖是突发急性脑溢血死亡。
再看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
他的高血压症状屡有记录。
史书记载,赵光义曾因突发中风不省人事。
这是高血压患者过度劳累后常见的突发疾病。所幸治疗及时。
到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则确凿无疑死于高血压所引发的脑血管病。
据《宋史》记载,
1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真宗“得风疾”,引发中风。
数年后真宗病情加重,出现语言障碍的症状。
当时还没有“阅后即焚”之类的社交软件,
所以真宗不得不以纸笔和群臣沟通。
语言障碍无法说话,是高血压引发中风的常见症状,并且反复发作。
到仁宗,夜晚突发脑血管病,不能说话,
最后医药罔效驾崩。
英宗,从发病到驾崩仅2个月,36岁驾崩。
至此,北宋皇帝接连六代,
都出现了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症状。
后人统称为:
六
位
帝
皇
完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赵氏家族会被心脑血管疾病困扰一百余年?
遗传因素
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父母有高血压,孩子的发病率可达到46%,
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原发性高血压。
其中遗传因素占到40%。
从各位皇帝的病史来看,从太祖太宗兄弟开始,
宋皇室就携带着高血压脑血管病的遗传基因,
且以显性方式表现出来,使疾病代代相传。

胖纸发病率高
从宋代帝王像可以看出,他们大多体形肥胖。
除了有可能是遗传性肥胖之外,更可能是宋代皇室的饮食习惯相当不健康。
宋代皇帝嗜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尤其偏爱羊肉。
据史书记载,真宗时皇宫每年消耗羊数万头,连起来可绕皇宫二十圈。
除了羊肉宴、羊蝎子这些常见菜之外,宋王室作为羊肉重度爱好者,
更开创了一道名菜:“奶房玉蕊羹”,就是羊乳房炖银耳。
“每歲宴賞,其合用約四百五十餘斤。”
意思是逢年过节吃个饭,能吃掉450斤高脂肪含量的羊乳房。
作为本身就携带心脑血管病易感基因的人群,
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
真是NO ZUO NO DIE !
年龄和环境因素
几乎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与年龄、生活方式、环境有着密切关联。
当皇帝,虽然是回报最高的一个工种,
但有着高风险、高压力、高工作量的职业特性。
人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皇帝的命,却得了皇帝的病。
吃太好,懒得动,压力山大……现代生活的三种原罪,
已经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成为流行病。
看看导致“六位帝皇完”的不良习惯,你符合几项:
原创文章,作者:DOT日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lingling.cn/news/2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