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有「终极避免尬聊指南」,但我还是建议你读一下全文 虽然这种对话毫无营养,但毕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大多数人还是会硬着头皮尬聊一波。
所以感觉每天最累的事情不是上班,而是和同事无处不在的尬聊。 地铁,电梯间,公司门口。早饭午饭时间,甚至是厕所,你都能深切体会到「人在江湖漂,哪能不尬聊」的境地。 996工作制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你和同事之间还有晚饭相遇的尴尬美妙时刻。而饭桌,恰恰就是尬聊重灾区。 而一顿饭的时间往往至少要10分钟,所以每吃完一顿饭,尬聊这项当代职场人的必备技能,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但其实尬聊自古便有之,并不是当代年轻人的「特权」。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曾屡次三番问老婆、小妾、房客:「我跟城北徐公谁比较美?」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但是妻子、小妾、房客都无一例外地回答:「您更美。」 这种让难人以回答的问题,可能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尬聊。 但直到尬聊大师鲁豫在其同名访谈节目中身体力行地反复演示教学,尬聊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门「显学」。 如今,无处不在的尬聊几乎掏空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热情,因此,不少网站纷纷响应,推出了应对的法门。 有迎难而上,教大家如何机智地把办公室尬聊变得不那么尬的:
还有教大家如何减少办公室尬聊的:
《如何避免闲聊》?
《哪些问题能够有效减少办公室尬聊》?
由此可见,如何轻松应对尬聊,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立足社会的一项必备技能了。
营销研究公司OnePoll和GoTo网站曾经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和澳大利亚2000名上班族的工作习惯和行为。 研究发现,办公室职员平均每周至少要忍受21次同事间尴尬的闲聊。 一般的上班族一天当中,平均会浏览10个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忙碌的周一多半是这样构成的:和同事闲扯四次、喝四杯咖啡/茶/饮料/水、参加三次左右工作会议。 且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6%)的人感觉自己在工作场所的沟通能力羸弱。 超过三分之一的人(38%)表示在工作场所有过令人尴尬的交流经历。 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尬聊,还有许多人在陪你一起尴尬着。
1.可能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人们长期处于繁琐重复的工作时,会逐渐产生倦怠、挫折的感觉,称为「职业倦怠」。
一个人是否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除了与他所从事的工作本身有关,也与他看待工作的方式和调节情绪的方式有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马斯拉克(Christina Maslach)曾经制定了一份「马氏工作倦怠量表」,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确定自己是否进入了这种状态: 想到上班就很累,对于要工作这件事,失去了一种热衷。 跟工作对象,同事的相处方式较为敷衍冷淡。没有耐心,脾气很燥。对工作状态提不起兴趣,没有活力。 看不到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一门心思想着转行或者跳槽。个人不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 如果你感觉以上的三条,自己全部都有,那么便可以确定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 从生活环境角度来看,影响一个人是否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从以上可以看出,工作中的人际压力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在职场的感受。
所以朋友,尬聊其实是一种幸福。因为有的聊,总比没人愿意和你聊天要好很多,你说是吧? 刨去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有一种因素可能会让我们产生职业倦怠,那就是基因。
不得不说基因真的很强大,连工作状态这事儿都要插手一下。想给它跪下,并且?

根据调查问卷和基因对比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位于UST基因的rs13219957位点与职业倦怠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US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形成。这是一种在大脑皮层中含量丰富的成分,被认为与情绪反应有关。 但是基因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只有30%左右,所以你还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与心态,来让自己顺利度过事业倦怠期。 
图片来自基因宝App
脉脉曾就「职场人的厌班情绪」进行过一番研究,结果显示,当代职场人的「丧班」现象尤为严重: 在这份调查中,有40.6%的人自称“丧班晚期”,32.3%的人自称“中度丧班”,27.1%的人自称“没有/轻度丧班”。 在关于不想上班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47.9%的人是因为“赚得少”,33.3%的人因为“纯粹不想上班”,30.2%的人则因为“不喜欢工作内容、伙伴”。 
职业倦怠现象如此严重,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顺利度过这一难熬的时期? 
如果经过了上述对比,你发现自己并不是因为职业倦怠,而是单纯地不想尬聊的话,那么下面这份「终极避免尬聊指南」,请收好?
解释一下第五点
「一直句点对方」:
不断用「喔」「哦哦」等语气词回复对方,
直至对方感觉无趣然后自己闭嘴
薛之谦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尬聊之苦的人,因为他曾经唱过:「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是的,这是我瞎说的,只是这句歌词真切地表达了我们对尬聊的排斥。 所以希望各位小伙伴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对症下药,各取所需,让职场生活变得简单点,再简单点。 哦对了,记得收藏或者分享这篇文章喔,因为我相信,你和你身边的人,都会用到它。
原创文章,作者:DOT日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lingling.cn/genebox/6408.html